冲着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去看的,首先一开场战争场面的描写有点乱,以至于一开始没理清头绪。直到负伤的克利福德被送回老家,用轮椅代步推进家中,故事才真正开始。故事进展仿佛一切顺理成章,失去性功能又不愿帮助妻子解决性需求的丈夫。回避自己的在男女情欲上的无能埋头扎进了自己的矿厂生意,想以此来彰显自己能给予妻子家人富裕的生活及显赫的地位。当年轻貌美的查莱特夫人饱受无性婚姻的摧残后,在自家园子中见到了英俊、健硕的守林人。最原始的欲望就这样被彻底的点燃了,干菜烈火,恩爱缠绵。2015版的电影很好的还原了整个故事,但作为世界经典情爱名著来说,人性刻画的深度及性爱场面的表现都是远远不够的。压抑痛苦的查泰莱夫人在受到诱惑时候没有一丝丝犹豫,对不起丈夫的念头,没有挣扎,而是轻易的冲破了道德的防线。要跟情人私奔了想让丈夫签离婚协议书时也都是这么的理直气壮,没有给丈夫雪上加霜之感。显得不符合正常人性的逻辑。
表面看,查泰莱夫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恋爱脑,两次坠入爱河都是一见钟情,为了与佣人私奔可以放弃一切。
麦勒斯是精虫脑,这段表白简直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为B生,为B死,为B奋斗一辈子。”
查泰莱更奇葩,铁铁的繁殖癌。主动找人睡自己的老婆,得知自己喜当爹,开心的像个变态。
但是结合小说来分析,又彷佛是在说:
爱情是超越阶级的——不论贵族还是贫民,在爱情面前都是平等的。
爱情是超越道德的——出轨不道德,但是为了爱情又是可以原谅的。
爱情是统一性爱的——没有性,爱会枯萎,只有性,爱无从产会

看过原著再看这一部电影大失所望,固然一些镜头很有美感,但完全不是看原著时的感觉,原著中有趣的伯顿太太变成了一心报复的年轻伯顿太太,少了许多趣味。
确实不应该带着原著看电影,电影呈现出来的是经过了导演的再加工的,到底不一样,各有千秋,只能说不符合预期。虽然最后给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还是更欣赏那种留白式的结局。
最不能接受的大概是麦勒斯的身份了,小说里他是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的,曾经在印度当过军官,有良好的礼节和教养,对民众怀有很深的同情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不能再失败的剧情片 激发了看懂英文原著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tong5.cn/kehuan/dy1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