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推荐大家看下这部电影的首映式 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电影拍的好 不如攀高枝
所以拍不好 那也没关系
首先找个成龙 再以成龙影响力间接号召一群明星来捧场以告知对电影的重视程度
接下来就是广电总局的事了
对,无图无真相。但是豆瓣评论不让配图,好吧,让大家把眼神聚集到电影的53'15''。当张一山想从女警家溜走,去798看成龙的慈善捐款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泡在洗衣机里,然后他决定穿警服,换衣服的时候,华丽丽的粉红色小内裤就露出来了……呃,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我彻底被雷得外焦内嫩。。。。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张一山扮演成16岁的张一山,事实上他也才17岁,但是怎么看怎么像26岁的脸。他真有勇气……
这是部几乎让人睡着了的好片子,因为它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自己的语言,要好好掌握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不否认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只是,不觉得这种方式,矫情?如此多的“群星荟萃”,连电视剧《红楼梦》都来露脸了,啧啧,这广告做得,真是让人目不暇给呀~~~真不愧是暑假档的春晚呀。。哦哦哦,赞死了~~~~
PS:给2星,是因为觉得好歹也是人家辛苦做出来,好歹还搭上了好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人,厚道点好。
国产电影不知怎么了,越来越不把明星当盘菜,就连《寻找成龙》这么一部儿童片(青春片?)都找来近30位知名演员来客串,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电影就和春节联欢晚会没什么区别了。每个人露个脸就走,剧情不需要了,表演无所谓了,只要众人拾柴火焰高,本着“我参与、我奉献”的精神轻而易举就能把一部电影凑得热闹非凡。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类电影也许有它的市场,但绝对不是我喜欢的。对这类电影的影迷们,我要提醒一句,三个月以后还有一部口味更重的,你们可以虚胃以待。
明星多未必是凑数,未必一定不会出“众星捧月”的效果,但前提是,“月亮”要够大够圆够亮,也就是说电影的主角一定要出色,压得住场,而《寻找成龙》最失败的,恰恰是张一山扮演的“张一山”。
情景剧《家有儿女》让张一山一举成名,他那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功不可没。挤眉弄眼、动作夸张的表演,在情景剧相当舞台化的置景里,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有效地强化了戏剧性。然而,当张一山带着原封不动的台词腔调和表演模式来到《寻找成龙》里时
我不说这电影有多烂,这样不好,导演没素质,难道我们也要一样吗?
我只想说说看完后心灵上受到的震撼以及疑惑.
以下全是个人观点,与豆瓣无关.
1: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闹剧,原型是"杨丽娟".
2:原来在印尼上学的孩子也能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腔.
3:原来印尼的小朋友都不会上网,否则找成龙为什么不去影迷会问消息呢?
4"一个初中毕业生,北京腔那么标准,华文却不及格,费解.
5:戏曲学院的学生去道观体验生活,却偷偷跑出去排戏,既然如此,还体验个屁啊?
6:道观坐落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就一老一小俩女人,日常生活是怎么解决的?姑姑是配小姑娘去体验生活,为什么连人跑了都不知道?
7:既然电影用了主角的真名,不就为了让整部影片显得的真实吗?那又为何要让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硬生生加上一个华侨的身份?
8:一再呼吁我们不要盲目追星,却花钱制作一部"追星大片"来引导小孩们.追别人就是盲目,追成龙就是好孩子是吗?
“寻找成龙”最令我失望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tong5.cn/kehuan/dy1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