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近期的一些电影是需要两部参照来看的。
比如《蝙蝠侠·暗黑骑士》与《守望者(守护奇侠)》;《K星异客》与《那个男人来自地球》;《鹰眼追击》与《夺命手机》……
对蝙蝠侠、蜘蛛侠之类的美国侠客历来不感冒。但同样不是很感冒的羽良竟然说被《蝙蝠侠·暗黑骑士》给震撼了一下。知道他震撼的原因:不外乎拿人类最阴暗的本性来拷问人类。
电影中的小丑把城市两批人分别放在两艘轮船上,一艘是普通平民,一艘则是监狱囚犯。
他出了一个选择题:两艘船上都有定时炸弹,而遥控器分别在对方的船上,哪一艘船先按了对方的炸弹,使对方的船先行毁灭,那么哪艘船的人就能活命。否则,在规定时间内都不抉择的话,定时炸弹启动,双方只能同时爆炸。
平民船的人理由很充沛——对面的船都是一群服刑的人渣,本来就该死;更何况他们内心狡诈,肯定会按了遥控器,把我们害死。所以平民船投票结果,超过三分之二人同意按遥控器炸毁对方。而囚犯船只求生的欲望更加浓厚,料定对方会杀我们以自保……
那么

背負污名,内心坦然,與違背自己的原則是兩回事。
因爲某個理由就可以越過法律決定他人的生死,是故事批評的對象。這個對象在劇中有多個層次的表現,從動機複雜的小丑、單純逐利的黑幫、貪財卻舉起大義名份的財務、為所愛復仇的雙面人……一直到爲救家人性命欲殺財務的廣大市民。他們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認定爲了自己目的,可以讓別人去死。
就像孟子所說,“枉尺直尋”是不可為的,它離“枉尋直尺”只是一步之遙,同時中間沒有本質的界限。在“迂腐遺患”和“仗大義名份不擇手段”中間,Batman選擇的是前者。其實何止是他,劇中Freeman飾演的科學家面對巨大權力作出的選擇與之相輝映。再加上船上市民與囚犯做出的最終選擇。他們是一體的。體現了故事主張的理念。
小丑的勝利不在于殺多少人,而在於改造別人的價值觀。在雙面人身上他獲得了勝利。Batman如果殺他,就意味著放棄了自己的原則,走上了小丑安排的道路,小丑則又一次獲得了勝利。在劇中,給小丑最深重的打擊並非來自Batman,而是船上市民與囚犯擺脫“囚徒困境”做出的最終選擇。
堅持心中的原則

2016.5.9修订
1. 超级英雄的原罪
当诺兰将蝙蝠侠从漫画情境中抽离而将其置入写实的背景之后,我们有了一个机会去审视超级英雄的本质是什么。尽管诺兰没有正面说出答案,但他通过情节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
超级英雄本质上就是一群超越法律约束而行使正义的人。
那么,这里首先有一个问题,同样在法律约束之外,超级罪恶与超级正义相比,哪一个更可怕呢?
也许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邪恶啊,正义当然是越强越好。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它更强一点呢?
恐怕未必如此。

《蝙蝠侠:黑暗骑士》迈克尔·凯恩主演,光明与黑暗——人性的挣扎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tong5.cn/kehuan/dy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