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好几天了,讨厌这部电影的情绪有平复一些,但还是有一股很不爽的气一直淤积在心头,每天都翻影评,跟我吵过架的几波人可能都不关注这电影了,我还在这盯着,也没等到觉得写的很好的影评,就决定还是自己完整整理一下为什么我如此不喜欢这部电影
一、我不喜欢唐志军是一个全职的民科
这可能初看有点难理解,我要详细解释一下
这句话的2个关键词,一个是全职,一个是民科
先说说全职
唐志军表面上是一个杂志主编,实际上和红帽子大胡子一样是一个全职的民科。整个编辑部有一种小孩过家家的儿戏感

我说青年导演们能不能别再模仿毕赣了,这也照搬太多元素了……怎么一夜之间大家都学会了写毕赣体诗歌、方言诗朗诵、手持镜头和超现实元素……
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民科气质,就是那种理科不太行的人卖弄着为数不多的似是而非的理科知识包装成一种“理科生的浪漫”,看着让人有点尴尬向外探索宇宙不成转而落脚在内心,探寻人类存在的意义这种话题,在结尾达成了对自杀女儿的“理解和原谅”继而完成自我和解,这大概是每一个心比天高但平庸的人的退路吧。说老实话我不喜欢这个内核

Luke Robinson在探讨中国独立纪录片时特别点明了它的“contingency”美学,它的意思是偶然性的,不确定的。当独立纪录片导演拿着相机去拍摄社会事件时,他们没有带有预先的目的,任由摇晃的镜头记录下了世界的复杂,流变和不确定。
“我讨厌数学,因为数学里的一切都太确定,我喜欢语文,因为它是不确定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中孙一通的这段话揭露出这部片子的主题,那就是“宇宙的本质是不确定与无意义的,但人类在虚无中生发和创造出了属于我们意义,像堂吉柯德般对抗无意义的过程是浪漫的

【宇宙探索编辑部】蒋奇明主演,“孙一通让你闭眼的三秒,你闭眼了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tong5.cn/kehuan/dy47084.html